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物业K线

专注物业上市公司解析。

捆绑绿地的嘉诚新悦,被业委会催回360万

乐居财经 2023-02-07 18:07 8.6w阅读

物业费被砍价,嘉诚新悦“退还”360万。

文/乐居财经 邓鑫妮

近日,一则关于物业公司退费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位于成都武侯区绿地锦都小区的业主“拿回”了360万元的物业费,这可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物业为什么会退费?

起因是,业委会在工作中发现物业公司在前期物业服务中存在问题,经过协商,物业费从3.2元/平米/月下调至2.81元/平米/月,因此产生了多缴费的差价。

乐居财经《物业K线》了解到,这家公司是成都嘉诚新悦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嘉诚新悦物业”)。

2022年4月,绿地锦都小区业委会成立,成立后的第一枪就瞄准了物业费。多番沟通后,去年八月份,小区业委会和嘉诚新悦物业发布了物业服务费调整通知。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锦都小区业主第一次从物业公司身上“割肉”。红星新闻报道称,一位从事律师职业的业委会委员透露,交房后物业在车位不具备使用条件以及逾期交付的情况下进行收费,几位业主成立维权小组,最终获得赔偿。业委会成立后,已经拿回属于业主的67万元公区收益,包括电梯广告费、停车费收益等。

“退还”360万物业费

“很难想象,物业缴费居然还有回头钱。”不少人对此表示惊讶。

这起物业费退还,主要是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商议后下调物业费,按新价格计算,这才有了中间的差额。

不久前,嘉诚新悦物业发布《关于绿地·锦都小区住宅物业费价格处理方案》,将原来3.2元/平米/月的物业费,调整为2.81元/平米/月,差异金额采取逐户顺延物业费方式予以冲销。

换言之,多交的钱用来抵扣未来的物业费,若是没有续聘嘉诚新悦物业,剩余差额如数返还。

据红星新闻采访报道,“此前多交的约360万元差额将以免除物业费的形式返还,算下来,一户至少可以7个月不交物业费。”

物业费能降,一方面物业费初始定价过高,有下调的空间;另一方面,业委会代表业主谈判起到了关键作用。

成都绿地锦都小区一期于2017年4月交付,彼时业主已经按照3.2元/平米/月的物业费来支付。据四川乐居2018年监控的成都238个在售住宅物业费样本数据,物业费2元-3元/平米/月的楼盘127个,占比53.4%,大部分商品住宅项目物业费集中在这一区间。

物业费大多与服务挂钩,市场上流传着一句话“买物业费贵的房子”,也从侧面给人一种物业费越高服务也就越好的印象。锦都小区的物业费下降,至少业主已经发现了服务和价格不相匹配。

近些年,各地一直在呼吁成立业委会,业委会代表业主权利,成立后更能保障业主的利益。

某物业公司总经理曾向乐居财经《物业K线》透露:“有业委会的小区,广告收入一般按照3:7比例分,物业占30%;没有(业委会)的就全部归物业。”由于单个业主难以查物业的账,即便知道小区的公共收益流向了别处,也无能为力。

据了解,成都绿地锦都小区的业委会成员年龄基本在30至40岁之间,本科以上学历占一半,涵盖教师、律师、财务、建筑等职业。业委会成员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为合法维护业主权益奠定了现实基础。

捆绑绿地

锦都小区背后的嘉诚新悦物业实力究竟如何,它为什么又管理着绿地旗下的项目?

2016年3月,嘉诚新悦物业董事长李旭东与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孙志文握手的画面定格,这是嘉诚新悦物业与绿地西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日子。

这并非两家公司首次牵手,它们的相交还要追溯到2012年。彼时,绿地要在成都市场找一个物业管理方面的帮手,创立不久的嘉诚新悦物业被拉拢过来。随后,包括绿地圣路易•名邸、绿地世纪城、绿地中心•468等在内的项目绿地都交给了嘉诚新悦物业,而这也成为了嘉诚新悦物业的成长加速器。

多年来,双方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嘉诚新悦物业跟着绿地集团走南闯北,2016年成功晋级为绿地集团一级战略供应商。李旭东曾感慨道:“绿地走到哪里,嘉诚物业就走到哪里;嘉诚物业始终与绿地同行,与未来同行。”

日前,绿地集团的另一个物管平台——合创嘉锦浮出水面,这背后也有嘉诚新悦物业的身影。

2021年2月份以前,嘉诚新悦物业曾100%持有合创嘉锦的股份,在这之后才逐步过渡到绿地集团的手中。不久前合创嘉锦举行2022年度总结大会,李旭东还现身参加了会议。

嘉诚新悦物业成立于2010年2月11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简单,李旭东持股98%,王顺丽持股2%,后者为执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其官网显示,公司在管签约面积超1亿方,员工数约2万人。

企查查显示,嘉诚新悦物业共有裁判文书记录592条,案件总金额为319.74万元,企业作为被告的文书占比8.08%,涉案案由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案件最多。2月6日,因高层民用建筑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在消防控制室值班,嘉诚新悦物业受到行政处罚。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