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格力地产凛冬受困

乐居财经 2019-01-06 21:30 3455阅读

乐居财经  曹婕  发自珠海

2018年,房地产入冬,很多中小型房企遇困。格力地产(600185)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寒意越来越浓,这家公司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密集融资取暖。遗憾的是,资金缺口却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格力地产的股价也一路暴跌。到2018年10月已经跌至4元以下,3.55元/股的价格创下了三年新低,较2018年股价峰值缩水40%之多。万般无奈之下,格力地产开启回购股票的方式护盘。

关于格力地产“市值腰斩、资不抵债”的声音甚嚣尘上。对此,格力地产在2019年1月2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财务状况良好,2018年1月至9月实现净利润3.89亿元,毛利率42.51%,净利率21.41%。

那么,格力地产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真相究竟如何?

业绩良好还是惨淡

从2018年营收和利润的财报来看,格力地产似乎并不像其宣称的那样美好。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已经呈现同步下滑的态势,第一季度格力地产营业收入8.6亿元,同期下降24.35%;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期下降18.18%。

当时格力地产采取了密集的融资手段,2018年4月格力地产发行不超过30亿元的公司债券,并先后发行两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合计10亿元;5月31日发行总额不超过30 亿元的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6月25日发行6亿元第三期中期票据;7月再发行总额不超过12亿元的公司债券。

事实上,就在格力地产一季报披露前后,市场已有其信任度下降的征兆。2018年2月份起,公司股价就在二级市场上急速下挫,2月末,格力地产在Wind数据中的综合投资评级从“买入”一下暴跌至“减持”。于是,格力地产的投资者似乎已经对格力地产失望了,纷纷离开,如今,格力地产用回购股份的方式来保持股价也实属无奈。前三季度中,在二季度因融资“输血”财务状况有短暂好转之后,三季度报再次回归惨淡。

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格力地产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下降17.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6.34%。对比整个市场行情,2018年房地产市场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5.05%,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4.45%,格力地产的成绩单着实难以称之为良好。

格力地产的资金压力似乎也不小。在公司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公司的账面资金不足15亿,但负债已超过200亿。格力地产第三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显示,根据公司营运状况,其短期资金缺口为119.7亿元。另根格力地产规划,2018~2020年在建及拟建项目计划投资 82.44 亿元。

“单飞”之后进退两难?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现任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驷出任格力集团房地产专责工作小组组长,面对几近停止的业务,带领7名员工,在9平方米的简陋办公区,开始了格力地产的创业之路。在历经2005年重组、2009年借壳上市之后, 2015年格力地产脱离格力集团开始“单飞”。

2015年1月,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投公司”)与格力地产原控股股东格力集团签署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书》,协议约定格力集团将其持有的格力地产3亿股无限售流通A股,无偿划转至海投公司,占格力地产总股本的51.94%,格力集团不再持有格力地产股份,海投公司成为了格力地产控股股东。

显然,格力地产的“单飞”之路并不顺畅。除了地产主业,格力地产还一直在谋求通过转型自救。

2013年,格力地产启动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启多元化之路,形成“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五大产业并进的发展格局。其中,口岸经济产业承担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珠海口岸、澳门口岸基础工程项目。海洋经济产业包括沙滩修复、港湾治理、海岛建设、游艇码头网络搭建等。

但其最新财报显示,其房地产业务仍占据94.84%的份额。根据格力地产官网表述,公司房地产项目主要为珠海格力海岸、格力广场、平沙九号,及上海前滩、重庆两江。前三者均位于珠海市。

其中,“格力海岸”项目是格力地产房地产主业的主要项目。格力地产曾以楼面价7400元/平方米,总价66亿元拍下这一“珠海地王”。格力海岸的总投资额超过140亿元,每平方米成本超过15000元,但之后该项目受“限价令”影响,难以贡献现金流,这座超级大盘犹如一个巨大的财务“黑洞”,不断吞噬资金,却难以产出,导致格力地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因为格力地产的市场偏按珠海,不管是项目布局还是发展计划都受制于珠海这座二级城市,所以格力地产的利润来源有很大一部分靠珠海的经济来带动。同时珠海房地产市场缺乏长期的发展潜力,导致格力地产的中长期经营潜力较小。

目前,格力地产似乎已陷入窘境,一方面地产业务无法做大实现快速补血;另一方面新业务出现资金饥渴,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盈利。也许,“挣扎”将是格力地产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