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中梁总裁黄春雷:中梁速度是如何炼成的?

地产学堂 2018-10-24 19:06 4694阅读

在研究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同行交流中,似乎总绕不开一家企业,就是中梁。从 2016 年发力到现在,它的速度、布局广度、团队狼性,都令行业瞩目。然而做的多说的少,中梁的一贯务实低调,任同行揣测、媒体渲染都不能让我们窥见这家企业的内核。

近几年,中梁的发展一直都是一种「黑马」姿态,在 2017 年提出了「双千亿」目标:到 2021 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超过千亿。中梁的目标是进入 20 强,并冲刺 10 强,在当前各梯队门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中梁速度」想必还会一直加速。

近期,克而瑞对话了中梁控股集团总裁黄春雷先生,这位一路见证企业发展的老将,向我们揭示了「中梁速度」背后的秘诀。

四大因素成就「中梁速度」

2016 年是中梁控股集团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中梁将总部搬至上海,提出「深耕长三角、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的布局战略,开始走出江浙沪、进行全国范围的布局。随后的两年可以说是一路开挂,先用一组数字感受下「中梁速度」:

2016 年以平均每周一块地的速度,拿下近 70 块地;2017 年平均以每三天拿一块地的速度,拿下百余块地。2016 年、2017 年销售规模成倍增长,两年时间从 100 多亿量级迅速发展到近 800 亿量级,跻身中国地产综合实力25强。

2018 年中梁提出千亿目标。从克而瑞发布的 2018 年半年度销售排行榜来看,中梁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六成以上,全年完成千亿没有悬念,正向 1300 亿 -1500 亿的更高目标冲刺。

支撑中梁这个体量和速度的大跨步发展,不仅需要战略眼光和决心,更需要资金的保障、管理机制跟得上、团队战斗力跟得上。中梁究竟是怎么做的?

第一,对城市轮动机会的把握和迅速采取行动。

表现在三个重要的节点上:

2015 年三四线高库存导致众多房企转向一二线布局时,中梁看好江浙一些三四线城市的资质和潜力。随后三四线市场升温带来一波红利,加上当时获取土地成本比较低,让企业积累了丰厚的收益。

2017 年中梁进一步「往下走」,将触角伸向内陆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因为江浙的三四线城市有更多的外来开发商进入,地价走高,且部分城市开始限购。

2017 年底,中梁开始积极拓展一二线市场,看准了一二线城市新的机会。除了上海、杭州外,进入苏州、银川、佛山、昆明、重庆、长沙、合肥、青岛、西安、武汉、成都、沈阳等核心二线,既做到了“全结构布局」、有效平抑风险,又把握住人口红利城市的机遇、进一步助推规模。

第二,非常强调资金的流动性。

中梁实行以现金流为中心的运营策略,快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再投入到下一个项目。鼓励 5 个月现金流回正、6 个月资金进行第二次投入。通过提高自身资金效率,为获取更多的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根据这些标准选择项目,中梁基本上没有不良资产沉淀。用黄春雷的话说,是一种“批发”的逻辑,货如轮转,靠资金的高效流动带来流量的几何式增长。

第三,采取阿米巴管理模式,小组织切分,全业务职能下放,激活组织能动性。

「阿米巴模式」由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提出:把企业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组织,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模式。中梁结合自身情况,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地产阿米巴管理模式:划分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等多级管控架构,总部向区域充分授权,区域作为经营主体,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个区域被激活,在良好的规则前提下,整个企业如同高铁运行,各个环节都是驱动主体,创造了中梁在土地市场「扫货」、加速奔跑的奇迹。

第四,力度极大的激励制度。

激励和考核是阿米巴模式的重要一环。中梁在向区域充分授权的基础上,制定了多层级激励体系,并实行「赛场文化」,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捆绑。可以说每一项激励的力度在行业里都属高水平。高激励真正促使每个人「想干、能干、敢干、会干、为自己干」,所以整个体系的发展动力、战斗力都极强。

具体来说,中梁以「四大共同体」引领未来机制升级,分层分级分结构,规划中梁利益共同体魔方,体现价值的长期绑定,体现价格的即时激励,完成中梁利益共同体的闭环。目前,中梁正在突破观念理念,从利益共同体跨越到事业共同体。未来,中梁的成功将把员工升华为荣誉共同体。最后通过长期的荣辱绑定,实现生态的命运共同体。

这四点是中梁可以快速实现规模扩张的保障,也是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制度设计高手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领会到,管理模式是中梁发展模式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支撑这家企业快速崛起的基石。作为一家成长型企业,中梁表现出了对管理创新的大胆实践,在制度设计上堪称行业高手。这一点也多为业内关注。这次和黄春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们力图了解更多。

1、三级组织架构,区域集团自主性强

中梁实施的是以「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为主体的三级组织管控架构,强调“精总部、强一线、小组织」。控股集团精,区域集团强,区域公司透,事业部做深,扶强锄弱,加强竞争,最终实现组织整体的生态闭环及长效治理。

换句话说,总部控股集团是「大脑系统」的角色,主要是把握战略,做好风控管理,进行品牌文化建设。区域集团把控整个投融资,区域公司负责项目销售及工程。在这个设置中,总部很少参与具体业务,「强管头强管尾」,不是从头管到尾,全业务职能下放到区域,充分公开授权,支持不包办,过问不揽权。

区域集团的设置是业界比较少的。这是中梁为了将来更大的规模做的一个提前设置和准备。黄春雷介绍,目前的组织架构是按照未来更大规模去配置的,「先撒下去,把人锻炼出来」。区域集团的存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投资布局的把握,为下面的团队往前冲时,起到一个望远镜和指挥棒的作用。

目前,中梁一共设置了 12 大区域集团、70 多个区域公司,还会随着企业发展不断增加和调整。每个区域集团下设多个区域公司,在大区范围内形成一个独立公司的运作体系,设有区域董事长、事业部总经理和相关职能条线。

区域集团的框架一般设置的比较大,比如浙鲁豫区域集团,聚焦浙江、山东、河南市场,辐射四川、河北及东三省。对于团队来说,区域是开放的,一方面获取项目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在跟投比例和费用包干比例都较高的情况下,行情好收益就会更高,个别项目收益不好,也可以形成对冲。

对于同行关注的管理框架大造成管理成本高的问题,黄春雷直言,与管理成本增加相比,更看重组织和人员带来的效益。

同时,中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以更加适应企业和市场发展。

2、明确组织职能定位,为企业发展赋能

2017 年,基于中梁阿米巴生态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出了打造起中梁「长效生态治理体系」,构建既有张力又有活力的组织体系和职能定位。

控股集团定位为组委会和裁委会。引领高度,把握方向,搭建战略模式、打造生态系统。「控股有鲲鹏之志,敢干事,以大资本、大战略为龙头,以组织、文化为保障,以生态、系统为支持,进行组织突破,成为业务领袖、组织领袖、智慧领袖」。

区域集团则是裁判员及教练员。面对控股集团下达的经营压力,不断拓宽经营,创新经营,全力支持下属区域公司业务发展。通过上压下顶,同级竞争,确保实现总体经营目标。「有鹰的谋略,会干事,以投资、产品为龙头,以运营、融资为保障,以人力、财务为支持,进行业务突破,成为组织能手」。

区域公司作为运动队,事业部作为运动员。他们是实现经营利润的主体。区域公司、事业部要有狐的智慧、狼的执行,能干事,想干事。区域公司以拓展、营销为龙头,以大项目管理为保障,以财务、融资为支持,成为业务能手、组织能手;事业部以开发、进度为龙头,以设计、质量为保障,以成本、客服为支持,成为业务能手。

3、全方位人才培养,建立学习型企业氛围 

一个不断发展和突破的企业,一定是在不断学习、进化的。

中梁近年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在人才培养上,它有一套全面而「勤奋」的做法。中梁学院承担了人才培训、升级的职能,针对不同职能和级别,设置数十种专线培训,包含区域董事长特训班、事业部总特训班、投资总培训班、融资总特训班、营销总特训班、设计总特训班、法务总特训班、人力总特训班……全方位、全结构、立体式的人才培养,而且频率非常高,整个企业形成了全面学习的氛围。此外,每周一上午有一个高管学习分享会。

人才引进上,中梁通过「猎鹰」、「飞鹰」等计划快速招揽行业精英,大多来自 TOP30 房企。通过「新栋梁”项目吸收优秀应届毕业生,经过培养前置、集训融入、双向轮岗、半年回顾、导师带教、年度回顾等一年期的「蜂窝培养体系」,以及清晰的晋升与成长路径,打造一支符合中梁价值观、有专业特长、为命运而战的高素质经营人才。

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梁大胆进行组织架构模式的创新,非常清晰地看到授权和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高激励和人才培养制度。

多渠道融资合作模式

基于组织、机制、人才、文化、管理、运营及产品等方面的集合优势,中梁取得了「五个比较好」的成绩。即销售业绩完成好、土地变现性好、财务安全性好、投资标准好、价格管理好。

这其中特别要说明下中梁多渠道、多结构、多层次的融资合作模式,正因如此,中梁能快速发展,弯道超车。

众所周知,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充裕的现金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中梁创新融资方式与合作模式,不断构建多元化、多渠道融资体系,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中梁荣获融资能力 TOP10 称号。

在授信体系上,中梁搭建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完善的授信体系,覆盖集团总部和区域城市的全方位金融合作关系。不仅如此,中梁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新增与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战略合作授信规模大幅提升。

投资布局上的考量

2018 年,中梁提出「聚焦长三角,辐射京津冀和珠三角,延伸至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布局战略,更进一步深化全国布局。从 2016 年开始走出江浙沪,持续开拓东南、西南、中西部和东北市场。到今年 6 月份,已经布局了全国 23 个省份、百余个地级市。

中梁以这么快的速度「攻城掠地」,在投资策略、城市选择上有哪些考量?

第一,中梁非常看重趋势和周期。会基于对行业大周期和城市小周期的判断,分为春种、夏耕、秋收、冬休不同阶段,这样一来在上行周期会加大投资,下行周期减缓投资。

第二,按照城市人口、经济水平、成交量等对地块进行分级。按照「七核一审」的标准来快速决策,确保整个投资的可控。

第三,深耕和开拓并行。中梁给外界的印象是快速进入、多点分布,团队的重心似乎都在开拓新的市场上了。实际上这只是中梁布局的第一步,进入一个地方以后,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和企业发展是否契合,再决定是否深耕。

第四,未来中梁的投资会全国布局、全结构布局。积极进入一些二线城市,开辟商业、产城 BG 等业务模块和业态。今年下半年,控股集团准备建立统一的商业、产业资源库,推进商业、产城联动拿地。各区域集团、区域公司专注地产开发业务;收并购 BG、产城 BG 和商业 BG 要纵向打透,提升专项投资策划、产品设计、商业/产业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

第五,中梁拿地方式上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招拍挂和收并购方式,还通过代建、小股操盘等模式获取土地,还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联合碧桂园万科、融创、滨江、宝龙等品牌房企合作开发,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同时,降低资金成本、对冲市场风险。

2019 年房地产行业形势将面临继续下行趋势,为了使企业更好发展,中梁开始加大进入二线城市,整个投资模型和增长模型会做的更加稳健,并且增加商业业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二线城市和商业领域做到一个合理的比例」。

中梁这匹黑马,经过两年的跑步前进,妥妥地坐在了中国房企 TOP25 的阵营里,已是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有人说中梁模式看得懂学不来,布局的魄力和决心,组织架构的大胆释放,人才激励上的不遗余力,未来它依然会走得很快。相信,依托组织机制优势和核心技术创新优势,中梁会超越更多同行,实现「从黑马到主流,从主流到标杆」的跨越。

崛起的浙系房企

滨江:2018年冲千亿

有一家提出要在2018年冲千亿的浙系房企,滨江。2017 年,滨江集团合约销售额达 615.1 亿元,增长 67.67% ,创历史新高,位于百强房企 34 位。从 2014-2017 的销售业绩增长来看,滨江集团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85.5% ,在行业中处于领先。

在城市布局上,滨江采用的是「雁型」模式。这是一种「核心依托一城一地、渐次分层向外围展开」的布局模式。

就实现千亿目标的城市配比来说,滨江以杭州为核心,深耕浙江富裕县市,这些浙江本土城市对其业绩都有着很高的贡献率:杭州的销售目标是 300 多亿,五个重点城市(上海、深圳、温州、湖州、义乌)各约 60 亿,十个富裕县市(平湖、温岭、奉化、乐清等浙江本地城市占大半)各约 30 亿。与此同时,滨江在这两年也加快了拿地速度。其在 2017 年成立了并购领导小组,通过招拍挂和收并购等方式共获取 20 个项目, 2018 年的目标是新增 30 个项目。据了解,截至 4 月中旬,滨江已入手 11 个项目,除招拍挂方式之外,还包括村级留用地、产业加开发、收并购等,投资方式更为灵活、多元。

截至目前,滨江货值储备已经达到 2500 亿元,由于拓展力度仍在加大,会争取实现 3000 亿的储备、明年将达到 4000 亿。如达到 40% 的去化,即可实现千亿目标。

蓝城:十年内建设百个小镇实现万亿销售额

说到特色小镇,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家浙系房企:蓝城。

蓝城目前在全国有 10 个小镇项目,全国 10 个小镇的先后开发,使蓝城对于小镇生活服务的理解,随着项目建设而不断完善和深入,并最终形成了系统性的成果。蓝城于 2016 年成立了蓝城生活有限公司,计划 3-5 年时间,打造 5-10 个样板小镇,并提出「百镇万亿」计划,十年之内建设百个小镇实现万亿销售额。

与此同时,还发布蓝城生活服务品牌——镇长,「镇长」不是个人,而是蓝城小镇标配的生活服务体系,涵盖健康、教育、产业、商业、物业等综合服务体系。

蓝城小镇的开发模式中存在「五大要素」,分别是政府、团队、资金、机制和平台。

政府——政府的协调共管,与政策、规划、基建支持

团队——一支理想、情怀、坚毅的核心团队

资金——蓝城集团将成立蓝城小镇开发运营基金

机制——蓝城生活服务集团将培育不同特色小镇的自我生长系统,并将全面实施合伙人机制,实行动态股权调整和权益分配

平台——绿城教育集团、绿城医院、绿城颐居、蓝城健康、蓝城颐颐养、蓝城农业为小镇的开发和营造提供服务产业链支撑。

祥生:年复合增长率 100% 的「黑马」房企

祥生在过去的三年分别完成了 109 亿、325 亿、567 亿的全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达到 100% ,从百强房企中脱颖而出。

对于如何快速占领市场、做深做透城市,祥生用的是「四全打法」,即全域覆盖、全类产品、全龄客户和全位服务。 

全类产品,即在一个城市里,业态和产品的种类是齐全的;

全域覆盖,即城市不同区域都有项目,甚至上山下乡全都有;

全龄客户,即祥生在根据地提供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供应;

全位服务,祥生有自己的物业服务、酒店、超市、养老和各式小镇文旅服务,基本上在根据地城市,祥生提供了围绕城市开发运营的全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从具体城市选择来看,祥生更看重一二线城市外围和三四线城市,因此企业提出了拥抱大城市,做深小城市的战略。一二线城市方面,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点布局,寻找城市 40 分钟轻轨生活圈,选择城市轻轨的延伸点,提前布局。三四线城市方面,布局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大城市周边高铁 30 分钟可到卫星城市群,享受大城市外溢的客群。在当今大都市圈的发展环境下,这类城市将成为企业未来的重要货仓。

确保快节奏的有序转动,需要的是对整个产业链资源的提前整合和运筹帷幄。祥生能够快而不出错的强大保障,是「五个前置」,即团队前置、产品前置、采招前置、金融前置和营销前置。「五个前置」的目的是要保证在拿地前做到 12 个「定」。

其一,刚性原则,如果一线员工去拿地,如果没有做到至少四个前置,原则上就不能上会。比如拿地前,你就得做到预招投标选定好施工单位,同时团队前置要求项目老总和 7 大员都到位。即团队前置定编、定人。

其二,量化原则,即对五前置有个量化的指标,即每个前置设置了一个权重分值,拿地之前要分类打分,比如团队前置 30 分,设计前置是重头 30 分,金融前置 20 分,采招前置 20 分。设计要完成定标、定案,采招要完成定队伍、定目标、定方案。

其三,细化原则,祥生五前置不是简单的规范,而是每个前置都细化的非常清晰,规范。以新增加的营销前置为例,要求做好定案名、定销售三宝(售楼处、示范区、样板房)、定首开。金融前置要做好定对策、定方案。

来源:地产学堂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