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碧桂园产城融合新路径

《财经国家周刊》 2018-10-15 15:03 3843阅读

由15架动力伞组成的“飞行战队”在人群面前升空、旋转,不断变换队形;不远处几辆蓝色的百度阿波罗(Apollo)无人车在穿梭来回,等待迎接参观的宾客;光伏发电的道路在阳光下干净而整洁……

这是位于广东惠州的潼湖科技小镇的真实场景。2018年9月28日上午,小镇正式揭开面纱。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莉兰在开园仪式上说,“我们将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多个层次构建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为产业园的迅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2016年,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推出“产城融合”战略,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展开布局,潼湖科技小镇正是其中一个标杆项目。

据介绍,目前,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客如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等27家物联网企业和机构已经宣布进驻,将与碧桂园一道,打造物联网生态圈和智慧科技的新高地。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项目,意义重大。”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硬科技”的秀场

走进潼湖小镇,映入眼帘的是鹭鸟纷飞的大片湿地和垂直绿化的智慧大楼,原始生态与钢筋楼宇在这里融为一体。

开园典礼显得科技感十足。无人摆渡车载着宾客前往小镇的每个角落,餐厅的备餐台直接读取智能芯餐具的信息,进行一对一的营养分析,结账时可以直接“刷脸”,实现无感支付。

酒店入住也是完全自助。静立于大堂一侧的服务机器人,随时等待引导宾客,自主乘坐升降电梯,客房的电器用声音操控,智能助眠设备能生成睡眠报告,美容房间的“魔镜”可检测客人的皮肤,有针对性地推荐护肤品,等等。

“在这里,大家感受到的各种智能化产品设备,正是潼湖小镇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场景。”向俊波说,碧桂园将用开放的心态,与各方打通合作路径,共创产业平台。

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全数字、全光网”的智慧之城,要让物物相联、人物互动、万物互联,完成系统化的智慧建设。

具体来说,这个智慧之城包含一个“城市大脑”、“两个中心”(运营指挥中心及大屏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四个平台”(物联网平台、统一支付金融平台、互联网运营平台、产业运营综合平台)、八个系统(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能源与市政、智慧机电、智慧酒店等)和N个应用场景,外加全面开放接入。

最终,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会被收拢在“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控制中心可视化系统之中。这个系统就好比小镇的“驾驶舱”,可以俯视整座小镇,而散落四处的智慧终端会将监测、收集、汇总的数据,借助170平米的弧面高清LED大屏呈现出来,视觉效果震撼。

小镇人员介绍说,由无人机、无死角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组成的安全系统不久之后将会落地,智慧化的共享汽车、智能充电桩,还有光伏发电、微风发电、光伏跑道、自动滴灌等工程都将一一部署。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评价道:“过去我一直认为,环境是不可控的,只能有机形成。现在,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环境是可以创造的,碧桂园就能做到。”

截至目前,潼湖特色小镇已落户27家企业和机构,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计划两年内,导入5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70家企业;五年内,导入4万名高科技人才,引进400家企业, 并成为全球物联网和智能控制产业的创新高地。

科技小镇,最初源自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一个朴素的想法,“深圳的成功是因为科技,但成本较高,我们想在深圳旁边建一个科技的城。”

作为一名18岁前没穿过鞋的泥瓦匠,杨国强用30年的时间把一个乡镇建筑队打造成国内第一的开发商,他对商业市场的机会,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

“德国也在做新物流,或者说新零售的一些孵化工作,这些技术也都相对成熟。中国的市场优势更大。”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RolandBerger)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受众和市场庞大的碧桂园,能够为新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绝对是一件好事。

产城运营服务商:幕后的英雄

开园后,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说,“这一刻,潼湖科技小镇成为了真正的产城运营服务商。”

通常来讲,“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是产业新城的发展之路,产城融合的核心就是“产业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和谐发展,运营者要在充分认识既有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各类手段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创新,使得整个城镇的价值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碧桂园未来将以“享乐业、智安居”为核心理念,围绕企业和人才的核心诉求,构建出包括政务直通、产业发展、企业赋能和配套服务在内的整套产业运营体系,为入驻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要建立全球创新中心,人才及思想的自由流动是最成功的方式。”美国旧金山湾区全球业务主席德尔・克里斯坦森曾这样总结经验。

也是自2014年开始,碧桂园从国际咨询公司网罗了不少高管,组建了自己的集团战略发展中心。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潼湖生态智慧区还吸纳了哈工大、香港城市大学等多家高校落地,外加教育部承诺引入的数十所研究院,全力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与科研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产一体化”创新平台。

一位来自苏州的纳米产业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科研人员需要依托于研究所才能发展。欧美的做法是,政府真金白银拿出来投资研发平台,产业基金用来投资企业,共同打造“科研、教学、研发、制造、金融”的一体化集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可能最终占领产业制高点。

“我们希望通过潼湖现有的物联网产业链,将英唐的元器件产业做一个整体的融合。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将更有效地带动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发展。”英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志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高科技常常需要大笔资金。为了解决融资问题,碧桂园争取到前海基金、红杉资本、创新工场的支持,参与投资了美国硅谷的Formation基金,还自己建立潼湖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人民币,目前投资了客如云等两家企业。

“为了繁荣小镇产业,基金不以资本回报为主要目的。”该基金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科技小镇的建设也需要智慧路灯、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和智慧信息系统等等,这些零散的订单将优先分配给小镇内部的企业。

同时,它们又天然的成为碧桂园标杆项目中的样板,可以协助高科技企业解决市场和营销的问题。

一位碧桂园管理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潼湖小镇将携手碧桂园旗下所有社区,向入驻企业开放技术市场。

毋庸置疑,这对高科技企业是巨大的诱惑。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做小镇就是做产业生态,产业生态好,服务能力就强,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强,小镇才有生命力。”向俊波说。

“相对于房地产确实很难,(产城融合)这个领域跟房地产的传统逻辑不太一样。”一位产城发展事业部招商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传统地产更强调去化和资金周转,但是科技小镇需要的是产业的繁荣和人流的旺盛。“产业是需要时间培育的,我们已经做好五年内不盈利的准备。”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胡雯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