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朱旭东:印象派人生

乐居财经 2018-08-30 17:21 2171阅读

编者按:他们,是企业的掌舵者,带领企业砥砺前行;他们,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夙兴夜寐只为建设美好生活。乐居财经推出《见地》高端访谈系列,一起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和企业管理之道。本期【见地】对话嘉宾是中国社区扶贫联盟联席主席、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朱旭东先生。

乐居财经 王敬宾 发自上海

1993年的一个午后,朱旭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老朱,我们一起去做房地产吧。”是好友周忻打来的。

“房地产是什么?怎么搞?”“就是卖房子。”“我觉得我卖咖啡挺好的……”

“我们这个一套房子三万多,你想想看你要卖多少咖啡?”周忻进一步游说。朱旭东一想,有道理。同样花这点力气,当然卖价值大的东西更有成就感。

那个电话,令朱旭东痛快地答应了。这对大学时代的搭档,做起了“合伙人”。当时,他们大学毕业才两三年。

他们一起走过30个春秋,从未停息“创业”的脚步。从房地产营销起步,他横跨农业、艺术、公关、策划等多个领域,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行业,但朱旭东却沉浸其中,在他身上毫无违和感地达成了统一。

朱旭东是一位被公认的文艺男,现在他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去。

文艺中年

朱旭东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份人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但是,喜欢新挑战的朱旭东,仅仅工作两年,便毅然辞职,成为主动离职的001号员工。

这遭到了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国企工作意味着铁饭碗,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来。他的这一举动很“另类”,一意孤行,去了一家企业卖咖啡,但做到华东区负责人后,又被周忻叫去卖房子了。

“我很讨厌一成不变的东西。”从电力局离职,就是因为在那边上班感受不到任何的变化,一眼可以看到退休,“会很沮丧,生命就会失去意义。”

好多人觉得未知是可怕的,但朱旭东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很有意思,挺好玩儿的。

2003年易居走出上海,向全国扩张。朱旭东勇担先锋,武汉、重庆、沈阳……走到哪里都是人生地不熟,一个人都不认识,项目也都没有。可朱旭东却生生把一个又一个城市给拓展出来。他说,天生喜欢挑战,性格决定命运。

这种性格也体现在艺术欣赏上。朱旭东收藏,更偏爱当代抽象艺术,其中尤为喜欢一幅“印象派”摄影作品。这位摄影师拍了很多城市里电线杆上的招贴,内容被人涂掉了,他把涂掉的东西拍出来,拍完以后重新组合成一幅仙鹤图。

朱旭东觉得,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具象到可以拍摄几十亿像素的图片。“但是印象派作品不一样,代表了作者内心的灵感跟情感。”

实际上,朱旭东自己也是个印象派艺术家。他曾出版过一本摄影散文集《南方以南》,记录了他的一次南极之行,总共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其中有一半是用手机拍的,在他看来,摄影拍的是一瞬间的感觉,是光和影的艺术。“我从不聚焦的。”这是他的一种独特审美角度。

前新民周刊社社长丁曦林这样评价朱旭东:他曾经是文艺青年,现在是文艺中年,将来是文艺老年。

扶贫接力

朱旭东喜欢跨界,一会儿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一会儿是农村、土豆、番茄,一会儿又是儿童剧,但在他看来,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如何帮助一个产品去寻找市场。

他自有一套方法论:市场分析、目标客群分析、策划、差异化打造等等,原理都一样,无非是你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一样。一个好的展览怎么策划和如何去让一个土豆被人接受,其实是通的。

三年前,一次机缘巧合,令朱旭东一头扎入精准扶贫,做起了乐农社,帮助贫穷地区营销推广,提升农产品价值,农民通过OEM生产来脱贫增收。前提是,符合严格的产品标准。

他与农业结缘,似乎是冥冥中注定。在25年前创业初期,由于彼时房产项目还少,朱旭东和周忻的房产代理和广告公司挣不到钱,于是两人就成立一家农产品贸易公司,代理青浦的绿头野鸭。通过包装和推广,这个野鸭进入了超市、商场。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靠卖鸭子赚钱来养活房产公司。

在三年多的扶贫实践中,朱旭东发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质量非常好,绿色环保、全手工做,产量有限,但是缺少认知度和市场。易居乐农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推广,但毕竟靠一家公司这个渠道去做,规模、效应受到不小的限制,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帮扶。

从未干过影视的朱旭东担任起总策划,把一档农业扶贫公益节目做到在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很多农产品卖断了货。钟汉良、王宝强、凌潇肃、胡静等一众明星都是零片酬参与。这档公益节目就是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目前已经播出第二季。

做好精准扶贫并非易事,朱旭东坦诚自己也走过不少弯路。他们曾经帮助一个村庄卖鹅肉,结果发现没人吃,北方人吃烤鸭,上海江浙一带吃三黄鸡、白斩鸡,广东那边才吃鹅。但养鹅的人在北方,所以物流、冷链、斩杀都是问题。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个卖鹅肉的项目停掉了。

现在,易居乐农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朱旭东结合易居中国强大的社区资源优势,首创了城市社区与乡村产地直接对接的“1+1”精准扶贫模式,并在全国开花落地。目前,乐农已服务县域20多个,孵化电商企业或个人超1000个,扶持县域企业转型超100家。

去年年底,乐农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发起设立中国社区扶贫联盟,签约社区超20000家。8月27日,易居乐农社员消费扶贫基金成立,进一步支持脱贫事业。

由于经常深入贫困地区,加深了朱旭东对贫穷的理解,特别是上厕所非常不方便。“我们在城市生活已经忘记什么叫贫穷,忘记什么叫做帮助。”这让朱旭东萌生了带儿子、女儿去住两天的想法,“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贫穷,知道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

但从一位对口扶贫的吴老奶奶身上,朱旭东也看到了另一面。她70多岁,笑口常开,身体倍儿棒,每天上梯田去劳作,回家还织布、卖草编的篓子等。“她并没有因为贫困,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黄金拍档

周忻和朱旭东是一对好拍档,他们拥有30年“珍珠情”,成为中国商界的佳话。

从1993年一起做房地产营销算起,朱旭东和周忻已经合作了25年。如果算上大学时代,这对搭档的合作时间就更长。两人同为上海工业大学毕业(现上海大学),同届不同系。朱旭东说,两人在大学就开始“同流合污”了。

朱旭东和周忻都是学生会的。朱旭东负责学校的思想文明建设,出校刊、校报、黑板报;周忻负责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创收。

当时,朱旭东在杂志社,周忻创办了大学咖啡厅,杂志社就在咖啡厅旁边,两人自然很早就认识了,在学生会跟大学生经商、大学生校刊之间搭建桥梁,互通往来。

两人在性格上比较互补。“我身上有的周忻不一定有,我没有的,周忻都有。”朱旭东对周忻评价很高,他觉得周忻的商业天赋非常高。

他认为,他跟周忻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但是人生哲学不一样。“我一直讲志同道要不合,志同道合没办法弄的,志同道不合,一直可以走下去。”

一起合伙创业25年来,他们分工很明确。以往,周忻是CEO,朱旭东是CMO,一个负责销售,一个负责广告;现在,周忻主要精力在地产业务,朱旭东主要传播、宝库、乐农等创新业务。

两个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在易居赴港上市敲钟日,周忻特意把一家人带上,还在现场亲自给父母拍照留念。因为周忻有一个遗憾——当年易居赴美上市,因为各种原因,让父母见证公司上市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朱旭东也常忙于工作,忽略了家人。他父亲喜欢足球,但他一直没有时间带他去看场高水平比赛。直到父亲病倒坐在了轮椅上,他这个心愿一直未了。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他特意买了一个大力神杯,让父亲穿上冠军队球衣合影,来过把足球瘾。去莫斯科之前,朱旭东发了一篇《我带“父亲”去莫斯科看决赛》,字里行间,父子情深流露,感动无数人。

不过,周忻与朱旭东的人生哲学大相径庭。周忻的勤奋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对时间看得很重,属于弯腰捡个钱都是浪费时间的那种人。而朱旭东则更注重心灵感受。

有一次过年,他们两个家庭一起出去度假。飞了十几个小时到法国和澳大利亚,周忻在那边就是抓紧时间补睡觉、打打球。朱旭东则把行程安排得很满,参观博物馆、去景点拍照,到文化圣地走一走。

朱旭东是难得真正有文艺情怀的人。他最近正在策划一个中国青年建筑设计师的评选活动。因为他发现,在过去10—20年里,中国高端的建筑设计师全是老外,中国的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几乎没有。朱旭东希望通过评选,提高中国的年轻设计师的地位,让他们能够承接到更多的业务,体现设计的力量。

以下是乐居财经总经理陈海保与朱旭东先生的对话精选:

链接农产品与城市社区

乐居财经:是什么促使您去做易居乐农精准扶贫的事情?

朱旭东:农业是中国目前改革开放40年来最传统的一个产业,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特别你去到那些贫困的地区,完全就是手工。从集约化,从现代化角度来讲,中国农业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踏进这个行业,一个是本身我认为有这种潜意识,觉得农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是在转型中的思考,思考消费的升级换代,思考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对绿色环保食品的需求。

第三,我发现中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和我们城市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你不知道哪里的土豆最好,你也不知道哪里的玉米最好,哪里的黄瓜品种最齐全,我们完全不清楚,两眼一抹黑。

再加上现在的百货、零售、菜场都在变革,有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可以通过努力来打破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贫困地区的好产品通过一定的途径直接跟社区居民产生链接,从田间到餐桌,从村头到社区,完全可以做到无缝连接。

贵有贵的道理

乐居财经:易居乐农的农产品为什么大家都普遍感觉很贵?

朱旭东:好产品就得有好价钱,这是研究了中国电商目前的竞争态势后得出的结论,靠价格战来脱贫致富是不可能的。贵有贵的道理,农产品的产量是恒定的。比如,黄河岸边手捡蛋,每个4块3,很贵。你去超市买菜的话,一般进口的蛋2块2左右,国产的蛋1块钱左右。为什么贵?这个是野鸡蛋。一个农民每天行走四公里在那边捡一个鸡蛋,一颗一颗捡过来。

我对口扶贫的广西吴老太太家,一亩三分地,只产五六百斤红糯米,没法增收。我们没去之前的几个是7元一斤,现在是15元一斤,年收入就翻番了。

乐居财经:易居乐农扶贫的农产品品牌归谁? 

朱旭东:我们扶贫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我就是树品牌,传播品牌、打造品牌,然后通过品牌整合合作社下面一家一家农户。大部分品牌都是政府委托我们帮他打造的,所以品牌的所有人是当地政府。当然我们也会自创品牌,比例现在还不高。

第二,其实要建标准,包括国家地理标识、二维码溯源、检测等,我们会根据产品的国标,来制定符合品牌定位的产品标准。

第三,农产品城市上行服务,东西有了,牌子有了,标准也有了,最后通过我们的渠道、社区卖掉。我们每年在北上广深、天津、成都差不多有四五千场的线下活动。

价值感最重要

乐居财经:为什么易居乐农会选择比较轻的扶贫模式呢? 

朱旭东:我们本身就是一个服务生,是房地产业的服务生,资源是社区,是开发商的渠道,是建筑空间。现在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重产出、轻流通、轻消费,如果这一块不去做的话,前面的投入其实是收不回来的。我觉得这块恰巧又是易居本身最擅长的。

乐居财经:您走了这么多贫困县,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故事?

朱旭东:每年管培生一年以后要分配,谁会来农业呢?当时我忐忑不安,觉得四年大学毕业,一年上海、北京管培,总裁班培训,有人干农业吗?结果我们第六届的时候,来了10个90后的管培生,报名要求加入易居乐农,而且是去到农村。现在已经两年了,一个都没有走,还扎根在农村。

其中有一个陕西大荔的同学,他故乡就是大荔县,他从大荔考大学到西安,毕业以后到上海管培,然后又分回大荔县做扶贫,他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典型,兼任大荔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协会的秘书长,是当地农民选,他觉得价值得到体现了,得到社会尊重了。

最喜欢做老师

乐居财经:您从工科到文化艺术,再到农业,您为什么一直在跨界?

朱旭东:看上去跨界,一会儿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一会儿是农村、土豆、番茄,一会儿又是儿童剧等等,其实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如何帮助一个产品去寻找市场,逻辑是一样的。整个用到的那些基础知识、工具也是一样的,市场分析、目标客群分析、策划、差异化的打造等等,原理都一样,无非说你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一样。一个好的展览怎么策划和如何去让一个土豆被人接受,其实是通的。所以我一直崇尚只有跨界的,融合了,才有生命力。

乐居财经:易居创始人、收藏家、自媒体人、摄影师,您更喜欢哪个身份?

朱旭东:一个都不是,我最喜欢做老师,做教授。我觉得人活在世上,你的收藏、写作,讲到底未来都是遗产。如果你培养学生,这就不一样了,把你的经验教训、实践等等通过一定的整理归纳去帮助到一些年轻的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创业,我觉得这个很有价值。

创新的诱惑

乐居财经:怎么评价您和周忻的关系?

朱旭东:我们俩的关系现在真的有点成为业界传奇了,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你们还在一起吗?大家都觉得好奇怪,我自己觉得很正常。我觉得现在的价值观产生问题了,两个人分开是正常的,两个人在一起是不正常的。

我被问多了,也问自己为什么?其实我自己很清楚,就是一个硬币正反面的道理,我身上具备的东西周忻不一定有,我所缺的东西,他都有,那我为什么要分开呢?

从周忻的角度来讲,他很了解我,我一直想退休,从2007年易居中国上市开始,每上完一个市,我就跟他讲我要退休周游世界了,他总是找出理由做一个新东西。因为他很了解我,喜欢创新的东西,所以他每次都可以搞一个新东西出来诱惑我。我佩服周忻的商业天赋,在商业领域里面周忻能够判断的事情,决定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

陈海保与朱东旭合影陈海保与朱东旭合影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