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深圳将再推人才新政 弹性引才模式吸引诺奖科学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5-17 06:59 150阅读

在全国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之际,深圳重新加入战局。

5月15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党对新时代人才工作全面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意见》、《关于实施“鹏城英才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实施“鹏城孔雀计划”的意见》。

此前几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对媒体透露,如果顺利的话,新的人才政策将会在本月出来。

在这一轮的城市人才争夺战中,深圳称得上是先行者。2015年1月1日,深圳开始执行《人才安居办法》,对落户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标准为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

2016年,深圳大幅提高了补贴标准,增加为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对人才落户也进一步放低了要求,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

自2015年起的三年里,深圳常住人口分别增加60万、53万和62万,而此前的几年间,年人口增量仅在8万到15万之间。人口的陡然增长与人才政策不无关联,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大量“移民”历来被认为是深圳获得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前各地的抢人策略,并未脱离深圳的“范式”,即提供宽松落户、发放补贴、给予便利等优惠。在面临全国大面积的同质化竞争时,尤其是在生活、居住成本不占优势的背景下,深圳有必要另僻蹊径——其重点之一是将引才的范围扩大至全世界。

王伟中日前表示,深圳要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城市,必须要有国际视野,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深圳为何再优化人才政策?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深圳已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933人,累计引进海内外留学人员10万余人,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10万人(主要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常住人口的40.7%。

2016年,曾有深圳官员透露,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为24%。两年后,这一比例有了大幅提升。

在笼统地以学历来划分人才之外,深圳通过模型统计和分析,试图更详细地了解这510万人才分布于哪些学科、产业领域。

近日,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梁永生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现在聚焦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目前在这些领域的人才都是短缺的。

“所以关于人才的工作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梁永生说。

他同时指出,吸引人才的因素包括一套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给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更多人可能更关注技术能否真正落地。比如大疆的创始人汪滔,他能够在深圳三公里范围内找到无人机上下游的所有原材料,而在别的地方很难实现,这靠的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力量。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人口经济学专家黄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就业者而言,考虑更多的是一座城市能否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生活成本同样是一项不可忽略的考量因素。深圳一家大型科技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通过招聘邮箱就能收到大量的电子简历,但近两年招人变得比较难,诸多二线城市生活成本更低,对深圳的人才引进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王伟中也直言,过去讲“孔雀东南飞”,人才到深圳来,但现在在各自家门口就有机会。

不过,这也成为深圳重新优化人才政策的一大驱动力。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上述市委常委会议强调,深圳将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通过重构优化,构建包括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在内的四个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断提升深圳城市发展竞争力,努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特区”,使深圳成为因人才近悦远来而闻名天下之城。

探索弹性引才模式引国际人才

在各大城市的夹击之下,深圳需要从“去中西部挖人才”的思路中跳脱出来,拓展视野。而从城市的发展阶段来看,深圳正在加大基础研究领域的布局,客观上对国际人才尤其是顶尖科研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在4月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王伟中表示,当前深圳正对标世界一流全面梳理和优化重构全市人才政策服务体系,推出新一轮符合国际惯例、体现深圳特色、更具突破性的人才政策。

王伟中日前向记者介绍,对于符合深圳发展需要的国际人才,需要给他们提供平台,付出相应的薪水,并制定国际通行的规则。

梁永生表示,深圳在海外建立了七个创新中心,另有362家企业在海外创建了研究中心,应该说深圳已经搭建起了人才引进的桥梁,但本地的国际化程度还需要加强,包括提升相应的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比如建更多的国际学校。

“简单理解,什么是国际化?就是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在深圳要能够很好地生活下去。”梁永生说。

梁永生向记者透露,深圳也在考虑如何“弹性引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国际环境仍然有一些约束,但我们以发布课题招标的方式,谁都可以申请,只要最后的成果能够为我们所用。”

事实上,深圳已经开始了类似“合作”模式的探索。

2017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大行动计划”,其中之一是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激光照明、生物、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石墨烯研究等领域的实验室正式落地。

梁永生说,诺奖科学家每年在深圳的工作时间保证至少1个月即可,这些都是国际级的科学家,没必要限制他们长时间待在深圳。但每个诺奖实验室的背后,一定是一个科研团队的集聚。

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秘书长周路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诺贝尔奖得主们可能继续待在自己的国家,但他们所做的研究与深圳的需求端、制造能力进行连接,这是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协同创新新趋势。广义上来看,这当然也是“招才引智”的体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帆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