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北京发布积分落户管理细则 合资格租赁房可参与积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4-12 08:09 802阅读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介绍,北京市积分落户自2017年1月1日实施至今,目前已完成了2017年全年基础数据的归集工作。将于4月16日正式开放在线系统,接受社会申报。

4月1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试行)》(下称《细则》)正式发布。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局长徐熙介绍了北京市积分落户申报启动的有关情况,自本月16日起开始接受首批积分落户的申报。

此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曾于2016年发布《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结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关于不同规模城市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的要求,对积分落户各项指标建立体系,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

此次《细则》的出台被看做是《办法》的配套文件,细化了各项积分指标的具体认定标准和办事流程,并对申报工作阶段进行了确切安排。

落户申报须由单位申请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介绍,北京市积分落户自2017年1月1日实施至今,目前已完成了2017年全年基础数据的归集工作。将于4月16日正式开放在线系统,接受社会申报。与此次申报相关的细则可由三个数字“4、9、8”进行归纳。

“4”即4项资格条件。延续《办法》中对申请人符合条件的规定,申请人需同时符合持有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四项条件。

“9”即9项积分指标。其中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为基础指标,教育背景指标、职住区域指标、创新创业指标、纳税指标、年龄指标、荣誉表彰指标和守法记录指标为七项导向指标,共同构成积分落户政策的整体框架。

“8”即8个经办步骤。包括系统注册、关联单位、积分填报、确认提交、数据核查、查看初核结果、复查及现场审核、发布及公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细则》规定了申报工作需通过用人单位,即申请人社保缴费单位进行申请。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就业单位与落户申请绑定,反映了北京此次落户细则更多旨在选出部分的北京有稳定贡献的常住人口,对其进行身份的确认,落户人数的增加不会导致北京常住人口的增加。

此外,《细则》对各项积分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合法稳定住所指标”一项对可以进行积分的租赁住所进行了划分。要求2017年1月1日(含)以后的在京租赁住所信息,以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为准。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表示,公租房的承租人和共租人应与产权单位签订租房合同并在安居北京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备案。借住亲友家,未按规定备案房屋租赁合同的,不能按租赁住所积分。

“职住区域指标”一项中,对申请人居住地和就业地迁移到北京市六区外其他行政区域累计12个月的进行积分。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三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此指标多为导向作用,旨在完成中心区域人口疏解指标,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细则》对申报工作阶段做出具体安排,落户分为申报、核查、复查、公示和落户办理阶段,各个阶段时间相互不交叉。市政府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公布落户分值,公示拟落户人员信息。

平衡控人口与引人才

实际上,北京在近期以来明显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

3月下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印发《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对包括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等在内的十类优秀人才予以政策支持。

而在稍早的2017年年末,北京市印发《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高层次国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而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北京的人口政策却逐渐趋严。

在2017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中,明确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定位。同时,规划明确实行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同时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将城六区常住人口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17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这是北京统计年鉴上有数据可查的197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如何实现人口政策与人才政策的平衡?李国平解释,人口政策的目的,是让城市人力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调整和解决的是城市人口的结构、数量和分布问题。而人才政策是人口政策的一部分,主要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特定领域和行业的劳动人口需求而服务,管理部门对人才有着学历、技术等级等多方面的界定。

李国平分析,对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的城市而言,需要发展的行业不同,人才政策的导向相应改变;行业和城市发展的水平不同,使得人才和普通劳动人口的比例关系、界定范围有所不同,这使得每个城市的人才政策都有着明显差异。

蒋三庚则指出,北京目前人才吸引政策力度较大,目标较为明确。包括“中关村20条”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旨在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与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中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吻合。而政策的具体效果,需要联系全国其他各城市进行对比,有待分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宋兴国 张玮钊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