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中骏黄朝阳会后悔么?|房企随笔

 2018-03-04 18:18 2606阅读

来源:地产杻带

      这家闽系房企有些另类。

闽系房企中骏董事局主席、印尼归侨子弟黄朝阳曾说: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隶属闽系的中骏继承了黄朝阳“有所不为”的精神。

——当其他闽系房企通过“提高权益-降低负债-虚高销售-吹牛逼”提高杠杆和做市值管理时,中骏却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姿态稳步向前。

2012年至2016年5年间:

中骏权益总额总额由69亿元上涨至131亿元(远低于某些闽系房企二十几倍体量的增长);

借款总额由131亿元上涨到387.63亿元(也不多,一些闽系每年几百亿疯涨);

2017年销售额332亿元,第三方机构克而瑞数据344亿元(第三方数据只多12亿元);

这几年,领导黄朝阳也没有公开站出来吹牛逼。

这些日子,试图增发新股的中骏也努力做着市值管理。不过,走的还是老路:控股股东回购股票——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闽系”。

可是,这个世界很多方面,大都不是以道德和秩序为“悬赏”标准的。

很多时候,强弱秩序比善恶秩序更有效。

乞丐的慷慨,毫无意义。他还靠别人的慷慨活着。

刚过去不久的2017年,克而瑞数据,同为闽系的旭辉销售额1040亿元;泰禾1007亿元;双双过千亿。阳光城915亿元;正荣910亿元;融信703亿元,都大大超过了中骏。

当然,像融信第三方机构披露销售额中存在很“水”:它自己公布的数据是502亿元,依然比中骏多160亿元。

实际上,1996年成立的中骏置业在2010年上市。它对接资本的机会比旭辉、融信等很多闵系都要早。

正因中骏的稳妥,导致它在其他闽系激流勇进中节节倒退。

平稳的资本政策导致中骏资金有限,进一步导致土储扩张保守。

2012年至2017年年中,中骏用于土地支出的费用分别是23亿、72亿、34亿、34亿、116亿元和143亿元。起伏不定,导致总土储一直在800万平方米至1200万平方米左右徘徊。

2016年和2017年,中骏试图大幅增加土地储备,可地价已水涨船高。

这因为此,当看到中骏时,会产生另一种可惜。这种可惜,与看到融信、泰禾拼命拿地王时的可惜不同。

当然,一如《房企与熊|融信、泰禾、朗诗、融创请看》中提及的,规模大并非绝对意味着风险低。拿错地的房企不一定比中骏舒服。此前多轮调控,最先倒下的往往是风头正健的“黑马”。

也许,真正舒服的,是那些胆大且心细的企业。他们拿钱大方,花钱却谨小慎微。

毕竟,这关键节点,已容不得太多失误了。

即便失误并不致死,可关键是,会消耗企业进击的时间。时间亦决定生死。

2017年,中骏进一步加快步伐:2018年500亿,确保3年跨入千亿级,力争5年突破3000亿规模。

希望错过的中骏在高杠杆高风险扩张的中途,不要出现什么过错。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