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闽系都喜欢“加杠杆”? 融侨say no !

见地 2017-01-08 08:23 1076阅读

或许当下正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房企,该问一问融侨这个“老司机”:以国内的房地产理念操作海外,究竟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房企纷纷追求规模化发展之际,闽系“老大哥”融侨却对大手笔扩张抱以审慎的态度。

融侨集团在1月5日媒体沟通会上,公布了2016年成绩单,集团去年全年实现销售额362.5亿元,业绩上升77%,位列全国第36位。

新的业绩排名虽比上一年的第48位攀升了12个位次,但比起同出“闽门”的正荣、融信、泰禾、旭辉等迅猛扩张的房企,融侨未免显得太过“低调”。

克而瑞公布的《2016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榜单显示,已有3家房企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千亿房企增至12家。榜单中,前40名的房企中有7家为闽系。

去年一年,闽系房企以“高地价+高杠杆”方式,向全国市场发起了猛烈攻势。这使得融侨像是其中的异类。在闽系频繁制造“地王”的情况下,似乎刻意保持着低调。数据显示,融侨去年在全国范围内的拿地总金额刚过100亿元,和上一年150亿元的拿地规模相比锐减三分之一。

虽然拿地数量少了,却更为聚焦。其公布的数据显示,80%布局的城市,在全国房价涨幅前20位。除了闽系一直青睐的海西地区、长三角区域,融侨还进入包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和包括武汉、郑州、合肥在内的中部区域。

2016年在土地市场的低调并不代表融侨土地储备不足。见地君根据其官网信息粗略统计,在其重点布局的城市中,待售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而在福州一地就有约百万方体量。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福州平均房价从年初的1.3万元/平方米,攀升至年底的1.8万/平方米。一位福建业内透露,由于早年参与福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融侨在南滨江地区,还有大量土地储备:“另外融侨在福州周边八县还有大量土地,而这些地区有大量的侨胞,资金充裕,购买力不可小觑,够房企好好挖掘。”

融侨集团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岩对见地君直言,如今拿地不是比钱多拼魄力,有时候还要靠运气:“比如南京拿地一度靠抽签,郑州拿地要选报价最接近平均数的房企。”

尽管如此,融侨还是在去年6月以23.9亿元拿下南京江宁地王,并在今年年初,就在郑州拿下三幅地块。 

与其他规模房企进行合作是融侨另一种稳健扩展的方式,通过和碧桂园首开阳光城招商蛇口等企业互为操盘和股权占比,降低对自有资金的占用,同时实现盈利。

对于不少房企积极抢滩北京等一线城市,张岩明确表示暂无进入计划,并认为在现阶段规模下,扩大布局并无意义。企业每年增量20%—30%,是一个合理区间。

“人们似乎正在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规模的大小是衡量一个房企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张岩认为过去28年中,融侨没有发生过资金链危机,正是受益于不使用高风险杠杆的理念。

作为全国排名前40位中少数尚未上市的闽系房企,融侨对上市显得并不积极。一位福建业内分析,尽管IPO可以增加房企的融资渠道,但是相比非上市房企,资金成本更不可控。尤其在2017年释放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资金成本拉高的可能性更大。

崇尚稳健的发展步调似乎更像港企作风,和奉行“冒险”和“爱拼才会赢”的闽系房企风格大相径庭。这或许与创始人的性格基因有关系。

据了解,融侨不仅在地产行业有28年的开发历史,在其他行业的从商经历则更为丰富。创始人林文镜作为一代南洋巨商,在上世纪60年代末已有20多家企业,随后和家族世交成立林氏财团,创立全球最大面粉厂和水泥厂。

经过大风浪的林文镜,深知低负债的重要性。这样的企业风格在行业大肆扩张的年份难免会“错过良机”,但是在面临调控深入时期,更能守住自己。

家族产业的广泛布局,也间接为融侨的资金来源提供了保证。融侨能通过“产业+金融”的方式给主体产业提供便利。事实上,去年融侨就已经尝试ABS资产证券化融资和发行20亿元规模的公司债券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有着侨商背景的融侨在海外有着众多投资物业及实体产业,但对于目前众多房企热衷的海外市场拓展,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或许当下正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房企,该问一问融侨这个“老司机”:以国内的房地产理念操作海外,究竟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来源:见地

作者:孙梅欣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