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调控未减房企拿地热情 碧桂园连续5个月拿地过百亿

证券时报网 2017-05-07 08:20 1204阅读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

尽管各地楼市调控不断,但是房企拿地热情未减。同策咨询研究部的数据显示,4月,保利、龙湖、中海、首开、碧桂园万科等品牌房企拿地金额均在100亿元以上,位居前列,其中,碧桂园已连续5个月拿地金额过百亿,中海也已连续2个月拿地过百亿。

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房企积极抢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钱太多,且房企补库存意愿强烈,而现在拿地竞争没有去年9月之前那么激烈,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相对好的时机,地价会相对理性。

同策咨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月,保利、龙湖、中海、首开、碧桂园、万科等品牌房企拿地金额均在100亿元以上,位居前列,其中,碧桂园已连续5个月拿地金额过百亿,中海也已连续2个月拿地过百亿。

从4月成交金额TOP20榜单来看,入榜品牌房企共计11个,与3月持平,相比去年4月增加2个,绿地、华夏幸福万达、华润、招商、新城、世茂、富力和雅居乐4月并未入榜。入榜品牌房企4月成交954.65亿元,占TOP20上市房企总成交金额的64.15%,环比下滑了15.06个百分点,同比上涨6.3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素来以谨慎闻名,采用不拿地王、保证利润的策略为主远洋集团,4月斥150亿元巨资于招拍挂市场拿下武汉2宗地块,建面共计170.97万平米,荣登4月拿地金额榜单TOP20榜首,成交建面榜单亦处第2位,仅次于碧桂园。这是远洋集团近5年来于招拍挂市场的最大手笔。

对于在当前各地楼市调控不断趋严的背景下,品牌房企仍如此积极抢地的原因,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拿地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排名前20的企业,第二类是20-40这类还有较强规模化冲动的企业,如闽系的企业。现阶段这些企业积极拿地,首先是因为调控政策从严了,不少地方拿地政策收紧了,包括现在非自有资金不能拿地了,对大企业来讲,现阶段排除了不少竞争因素,机会越来越大。

“第二个原因是,从去年10月到现在、甚至往后一段时间的调控政策比较严格,市场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会进入真正的调整期,土地价格会相对理性,拿地性价比高,因此有能力拿地的企业在积极拿性价比高的地。”张宏伟说。

张宏伟认为,第三个原因是,现在拿地、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拿地,是为了未来一到两年、两到三年后的销售。这轮从去年10月开始的严格调控政策会持续到明年年中,也就是一年半到两、三年后,这轮调控政策基本结束,下一轮市场上行期又刚开始,对企业来说,现阶段拿地是较好的换仓的策略,用相对低位、性价比高的拿地去冲刺下个阶段的销售上行周期。

“此外,现在一些典型大企业,去年拿地时,央企被国资委约谈,大型企业万科、绿地这种又不敢拿地王,现在调控来了之后,竞争没那么激烈,不会有那么多地王了,这些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土地市场。”张宏伟说。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房企抢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钱太多,现在房企资金链非常安全。同时,房企缺地,一二线城市供应减少,房企有钱花不出去。另外,对房企来说,规模是最重要的,有了规模才有获得廉价资金的可能性,所以有很多小企业到北京、上海抢地,利润在第二位,甚至可以亏损,但这样就获得了融资的本钱。此外,对调控政策的惯性思维,让所有企业不太相信市场会深度调整,所以手里有粮总比心里发慌好。从房地产发展角度看,中国城镇化没有结束,市场波动不太可能进入大萧条周期,这种情况下资金自然会依然青睐这个行业。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达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